专业简介
学院目前设有6个本科专业:物理学(教师教育方向)、物理学(应用物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物理学(教师教育方向)本科专业
专业简介:物理学专业是宁夏大学首批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设有物理学和学科教学(物理)两个硕士点;建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是教学设备齐全,教学环境优良的品牌专业。
物理学教师教育专业拥有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级职称71%,博士73%,省级教学团队2个)的教育团队;设有完善的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和中学物理教学法等专业实验室。专业以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责任心、进取心、好奇心的培养为导向,以卓越和综合的个人素质培养为目的,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信念坚定、道德高尚、有仁爱之心,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毕业后能够快速成长为区域内基础教育的骨干教师或学校教育行政管理人才。专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西部地区基础物理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已形成本-硕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优秀毕业生进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的比例逐年提升。
物理学(应用物理)本科专业
专业简介:物理学专业是宁夏大学首批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设有物理学和学科教学(物理)两个硕士点;建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学科专业平台,是教学设备齐全,教学环境优良的品牌专业。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以物理学基本规律、实验方法及最新成就为基础来研究物理学应用的学科,是物理学与应用技术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专业教师经验丰富,教学理念先进,博士占比65%;设有普通物理、近代物理、材料物理性能、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等专业实验室。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满足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要求,具备在物理学及相关学科工作或进一步深造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应用物理学专业毕业生,由于其可塑性强,基础知识扎实,视野开阔,越来越得到高新技术开发部门的重视,毕业生在985、211高校继续深造的机会逐年提升。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专业简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为2013年新增专业,重点关注当前经济社会急需的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专业跨物理学、材料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个学科,专业教师结构合理,教学理念先进,博士占比63%;设有材料物理性能、先进储能材料与器件、现代材料分析与测试等专业实验室。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掌握材料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制造工程技术基本技能,掌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组成、结构、性能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了解新能源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原理和发展方向,具备研究新工艺、开发新材料、提高和改善材料、器件和系统性能的复合型人才。专业注重校企合作办学,与区内外多家相关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宁夏博尔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实习协议。毕业生就业前景好,可在新能源生产与设备、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并网与输送、新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设备管理与维修、工艺和器件设计、技术开发、工程技术管理等领域发展,也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宁夏地区办学历史最久、师资力量最强、培养毕业生最多。专业源于1985年联合培养的“电子技术”专业,1987年独立招生,1999年后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2012年获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资格并在2014年开始招生,2020年度进入省级(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定位:以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宁夏及西北地区需求为依托,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培养该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宁夏九大重点特色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培养目标:以新工科建设要求为引导,以电子信息行业应用为核心,跟踪新技术、新理论,培养能够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通信与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技术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卓越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按照新工科理念和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将培养目标逐项分解落实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使毕业生具有良好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开阔的国际视野。
特色优势:紧密围绕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需求,在宁夏的智能仪器与制造、物联网技术与控制、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领域具有引领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突出。
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简介:宁夏大学自1994年开始招收“通信工程”专业4年制本科生并决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是宁夏最早设置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该专业在宁夏地区办学历史最久、师资力量最强、培养毕业生最多。所支撑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于2004年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该学科系宁夏回族自治区 “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平台有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宁夏大学-大唐移动TD-LTE联合实验实训中心”、“宁夏大学-电通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基地”等;科研平台有“宁夏沙漠信息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泛在网络与智能信息技术应用”科技创新团队等。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本专业的基本训练,能在通信及相关领域中从事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的软硬件的研究、设计、制造、组网、运行维护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全区各通信行业,为全区通信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根据毕业生和实习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反映我通信专业学生整体素质良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通信工程专业已经成为宁夏大学工科中具有示范意义的专业之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专业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源自1980年代原宁夏工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工业电气自动化专科专业,后并入宁夏大学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先后列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优势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和自治区电气信息类专业群重点建设专业,依托自治区电气电子工程一流基层教研室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结合西部地区电气自动化行业人才需求,秉承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电气工程领域高素质创新性人才为目标,构建了以“电气工程+新能源发电+人工智能”的宽口径课程体系;对接自治区新能源发电行业和宁夏地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特点,与宁夏地区电气自动化骨干企业建立了多元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开设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电路原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新能源发电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等;主要面向智能电网、发电厂生产过程控制、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控制、工业电气自动化、人工智能控制等方向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各类发电厂、新能源发电相关公司、工业自动化公司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大中专院校等。